本月概述:
从这个月开始,宝宝会注意和玩自己的小手。妈妈要注意每天清洗宝宝的小手,勤剪指甲。一些父母给他们的宝宝戴上手套,以防止他们抓挠自己的脸或吃手。其实这样对他们宝宝的手的发育也不好。
手是智慧的源泉,手的无序抓握和不协调活动都是精细动作发展的一个过程。通过吃手,婴儿学会抓玩具和吃玩具。这种探索是心理和行为能力发展的初级阶段,也是宝宝的一种自我满足行为,为宝宝以后的手眼协调打下基础。
游戏,教具
1.家长可以给宝宝选择一些橡胶玩具或者较轻的小玩具,用手捏一下就能发出声音。
2.家长还可以选择一些颜色鲜艳、声音悦耳、造型精美的悬挂玩具,如彩色气球、充气娃娃和小动物、彩旗、小灯笼、彩色充气玩具、摇铃、摇铃等。这时候要注意宝宝的视力在3米以内能达到的距离。它应该挂在宝宝的床边,每4天更换一次。
3.当宝宝对周围环境表现出兴趣时,家长可以选择一些颜色鲜艳、图案丰富、容易抓握、质地各异的玩具,如塑料玩具、颜色鲜艳的手套、木偶、丝巾等。
4.家长可以在宝宝的摇篮边放上可以练习宝宝手部动作的玩具,如波鼓、摇手、响铃棒、各种环形玩具、拉线、软硬塑料、橡胶等,让宝宝随时看得到、抓得到。
5.家长也可以听《启智音乐》作为被动音乐给宝宝听。
6.家长也可以给宝宝提供一些彩色图片,经常给宝宝看,锻炼宝宝的视觉敏感度。
本月育儿要点:
1.家长要不断丰富宝宝的感官学习内容(如触摸,对话、眼神交流、看东西等。).
2.家长也要练习宝宝俯卧抬头,每天至少两次,每次1-2分钟。
3.这个月,父母可以开始练习逗宝宝发音的能力,拿着摇铃,看着五颜六色的玩具和他们的小手。
4.家长也要培养宝宝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坚持规律哺乳,定时给宝宝排便。
可达到的语言能力水平:
1.这时家长要锻炼宝宝能偶尔发出A、O、e等元音,有时能发出“咕咕”的声音,像鸽子的叫声。
2.宝宝看妈妈的时候,偶尔会表现出灵活、机警、完全清醒的表情。
3.宝宝在和家长接触时,有时可以通过发音来回答家长的刺激,可以稍微集中注意力。
具体做法
1.模仿面部动作:当宝宝情绪好且稳定时,父母可以搂抱他,经常在他面前张嘴、吐舌头或做出各种表情,这样宝宝会逐渐模仿父母的面部动作或微笑。
2.逗宝宝发音笑:父母可以用亲切温柔的声音面对宝宝,让他看到父母的口型,并试着对他发一个单元音A(啊)、O(哦)、E(鹅)、U(呐喊),逗宝宝笑,玩一会儿,刺激他的声音。
情感和社交技能可达到的水平:
1.父母逗宝宝时,宝宝有微笑、发声或动手动脚等反应。
2.当宝宝仰卧时,有时在没有任何社会刺激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宝宝可以自发地、选择性地看妈妈的脸。
具体做法
1.锻炼宝宝的微笑和条件反射:当宝宝醒来时,妈妈可以轻轻触摸或亲吻宝宝的鼻子或脸,微笑着对宝宝说“宝宝笑了”。她还可以用语言或大声的玩具逗宝宝,或者轻轻挠他的肚子,让他挥手蹬地,甚至牙牙学语。
2.给宝宝洗水浴、空气浴、阳光浴:水浴是宝宝最喜欢的自然运动。洗身体不仅可以清洁你的皮肤和预防感冒,更重要的是,人们很容易忽视洗身体的皮肤按摩擦拭宝宝的身体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触觉训练。阳光浴和空气浴对宝宝的健康发育也是不可或缺的。天气好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带宝宝出去晒晒风,晒晒太阳。但是,宝宝不宜暴晒。洗澡时间一般每天3-5分钟,之后逐渐增加。
3.加强母子间的情感交流,让宝宝开心:宝宝出生后不开心的情绪占主导,饿、冷、尿、湿、困.宝宝只会用哭来表达。妈妈要多抱抱宝宝,触摸,多亲亲宝宝,这样会让宝宝满月后感到开心。有时候宝宝会对着妈妈的脸笑,有时候甚至会手舞足蹈。早期母子关系的建立会给宝宝一种信任感和安全感,这是宝宝日后良好性格发展的基础。
可达到的自理能力水平:
继续控尿。
可达到的认知能力水平:
1.当吊带或拨浪鼓从婴儿的脚平面移动到他的胸部上方时,婴儿可以转头看物体或父母拿着玩具的手。
2.当父母在宝宝眼前晃动玩具时,宝宝可以立即看着玩具。视野90度以上,距离可达1米左右。
视觉训练
1.训练宝宝的视觉专注力:按照1个月的方法继续训练。当宝宝的视觉集中时,可以使人(或物)离得更远;也可以抱起宝宝,让他观察出现在他面前的人(或物)。当他的视力集中后,他可以慢慢地移动人(或物)并让他们照看他。
2.在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应带宝宝到户外活动,有利于宝宝对钙的吸收。另外,家长要把看到的各种物品的名称告诉宝宝,刺激宝宝的视觉发育。
听觉训练
1.视听定向:家长可以环各种发声体(如橡胶做的玩具、小钢琴等。)对着他眼前的婴儿。家长动作要慢,说话要清楚,反复说出宝宝的名字,等宝宝注意了,再慢慢移开,让他追着声音找声音的来源。
2.给宝宝听优美的古典音乐和各种外界声音,如风声、雨声、汽车声等。
嗅觉训练
可以继续做上个月的训练,也可以让宝宝在父母吃饭的时候闻到食物的味道。这个一个月大的宝宝对香味和酸味非常敏感。当他妈妈用醋瓶盖闻的时候,宝宝会表现出不喜欢。
味觉训练
宝宝5个月大的时候。舌头表面的味蕾有感知酸、甜、苦、辣、咸的能力。可以用筷子蘸点菜汁,让宝宝品尝各种蔬菜汁。激发孩子的味觉发展。
触觉训练
从2个月开始给宝宝做“宝宝被动体操”。被动体操是父母抱着宝宝的四肢和躯干,带动他一起做。共有八个环节,包括:胸部锻炼;上肢和胸部运动;上肢屈伸;肩部运动;下肢运动;轮流拉伸弯曲双腿;伸直双腿,抬起臀部。可以提高宝宝的肌肉收缩能力,改善宝宝的血液循环,促进动作的发展。
高运动能力可达到的水平:
1.宝宝仰卧时,家长可以观察到宝宝的上下肢两侧对称,宝宝的下巴、鼻子、躯干保持在中线位置。
2.婴儿俯卧时,大腿贴在小床上,膝盖屈曲,臀部向外侧伸展。如果宝宝俯卧在一个平面上,宝宝的头开始向上抬起,下颌可以逐渐离开平面5-7cm,与床面成45左右的角度,不再偏向一侧。暂停一会儿,然后再挂下来。
3.当家长拉着宝宝的手腕坐起时,宝宝的头部可以短时间自行直立2-5秒。
4.当父母扶着宝宝的肩膀让宝宝坐着的时候,宝宝的头会向下耷拉,下巴垂到胸前,但是宝宝可以反复让头竖起来。
5.如果家长托住宝宝的腹部,把宝宝悬在空中,宝宝的头可以抬高到与躯干成一条水平线,但腿还是下垂的。
具体做法
1.抬头:抬头训练,即竖抱、俯卧、俯卧(具体方法见一月计划)。经过训练,宝宝不仅可以抬起脸看前面的铃声,还可以抬下巴、抬肩膀离开床。这丰富了孩子的视觉信息,加强了颈部的张力。
2.在训练俯卧抬头的同时,可以用手托住孩子的脚。虽然此时他的头和四肢还不能离开床,但婴儿会凭借全身的力量向前跃起。这种类似爬行的动作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和8个月大的时候会爬行是不一样的。练习的目的不是马上教会孩子爬行,而是通过练习促进孩子大脑感觉统合的健康发展,也是开发智力潜能、激发快乐情绪的重要方法。
3.转头练习:把宝宝的后背放在妈妈的胸腹部,脸朝前。爸爸在妈妈背后把头伸向左边或右边,叫宝宝的名字或摇响玩具,逗宝宝把头转向左边或右边。
4.坚持“走路”练习:宝宝的走路反射是原始反射之一。如果不巩固加强,30-40天左右就会消失。如果每天坚持练习2-3次,每次走10步左右,这个技能就会一直保持下去。经过每天的强化练习,宝宝在10月左右就可以独立行走了。站着走的前期,视野比躺着扩大,认知能力大大加强和加快。但“散步”运动不适合早产儿和佝偻病患者。
5、经常轻轻捏宝宝的10个手指和指尖,捏的时候告诉他手指的名字(对牛弹琴)。
精细动作可以达到的水平:
1.如果家长用拨浪鼓的手柄触碰宝宝的手掌,宝宝可以握住拨浪鼓2-3秒。
2.如果家长把挂环放在宝宝手里,宝宝的手可以短时间离开床。
具体做法
1.练习宝宝手的被动握持能力:家长要经常触摸宝宝的手,促进宝宝的握持反射。家长可以把棍子放在宝宝的手掌里,宝宝会立刻抓住棍子。父母可以用手握住宝宝的小手,帮助他保持握力,也可以让宝宝学会抓住父母的手指。
2.练习宝宝的握持能力:家长可以将不同质地的旧手套洗干净,塞上泡沫塑料、棉花等。并用松紧带把它们挂在宝宝的床上。在宝宝的小手能够到的地方,家长可以帮宝宝拿着悬挂的手套。让宝宝的小手抓住羊毛、橡胶或皮手套等。也可以让宝宝接触不同质地的玩具,促进宝宝感知和触觉的发展。
3.练习宝宝的小手:两个月大的宝宝特别喜欢看着自己的小手玩,这是宝宝心理发展的必然阶段。家长不仅不要干涉,还要给宝宝的手提供帮助,比如,在手上绑一个红布条,带一个响亮的手环等。(注意手环要结实,防止小零件脱落被孩子吃到或者划伤孩子)。不要给你的宝宝戴手套。
亲子之爱:
这个时候,父母要表现出爱,微笑,亲热,经常和宝宝进行肢体接触,拥抱,亲吻,让宝宝开心,让宝宝有安全感。